高可靠性導熱材料研發生產廠家
供應手機、汽車、路由器等行業龍頭企業16年
在精密復雜的無人機系統中,高效的熱量管理是確保其穩定運行和飛行安全的關鍵。隨著無人機集成度越來越高,內部電子元器件在緊湊空間內運行時產生大量熱量,若不能及時有效散發,將直接威脅到無人機的性能、可靠性乃至使用壽命。在眾多熱管理方案中,導熱凝膠作為一種重要的導熱界面材料,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。它是一種膏狀或凝膠狀的物質,通常由硅基或非硅基材料混合高導熱填料制成,核心功能在于填充發熱元件(如芯片)與散熱結構(如散熱片、金屬外殼)之間肉眼難以察覺的微小空氣間隙。由于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,導熱凝膠的填充能顯著降低接觸熱阻,構建起一條高效的熱量傳遞通路,從而大大提升整體散熱效率。
無人機對導熱凝膠的需求源于其特殊的運行環境和內部構造。高功率密度的電子部件,如負責飛行控制與數據處理的主控芯片(CPU/SoC)、控制電機轉速的電子調速器(ESC)、負責電壓轉換的電源管理芯片(PMIC)以及執行圖像傳輸和無線通信的模塊(如圖傳、射頻芯片),都是主要的發熱源。這些部件若持續在高溫下工作,不僅可能導致處理器降頻影響飛行控制精度和圖像處理速度,還會加速元器件老化,增加失效風險,甚至可能因過熱保護而導致系統停擺。導熱凝膠的應用正是為了應對這些挑戰,確保熱量能從這些核心部件迅速導出。
具體而言,導熱凝膠在無人機上的應用部位非常廣泛且關鍵。例如,在無人機的“大腦”——主控芯片或高性能圖像處理器表面,會涂覆一層導熱凝膠,再將其與散熱片或具有散熱功能的金屬中框緊密貼合,以應對其高運算帶來的巨大熱量。對于電流負荷大、發熱嚴重的電子調速器(ESC),特別是其功率MOSFET管,同樣需要導熱凝膠將熱量傳遞到散熱片或直接利用機臂、機身結構進行散熱。電源管理單元和電壓調節模塊在轉換電能時產生的熱量,也需通過導熱凝膠引導至PCB板上的散熱銅箔區域或小型散熱裝置。此外,高功率的圖傳模塊,尤其是功放芯片(PA),以及高端航拍無人機中長時間工作的圖像傳感器(CMOS/CCD)及其處理單元,乃至高亮度LED照明燈珠(若配備),其產生的熱量也常常依賴導熱凝膠進行有效疏導,連接到相應的散熱部件或結構件上,保證信號傳輸的穩定性和圖像質量。
選擇適用于無人機的導熱凝膠,對其性能參數有著嚴格的要求。首先,導熱系數是衡量其傳熱能力的核心指標,對于CPU、大功率ESC等核心發熱大戶,通常需要選用導熱系數較高的產品,比如在3.0 W/m·K至8.0 W/m·K或更高范圍,以確保熱量能被快速帶走;而對于發熱相對較小的部件,則可選用導熱系數稍低的產品以平衡成本。同時,優異的電氣絕緣性是絕對前提,導熱凝膠必須能夠防止元器件與散熱器之間發生短路,因此需要具備很高的介電強度和體積電阻率。考慮到無人機可能在極端環境下工作,導熱凝膠的工作溫度范圍必須足夠寬泛,能夠適應從嚴寒到酷暑的外部環境以及元器件自身的高溫,通常要求能在-40°C至+150°C甚至更寬的區間內穩定工作。長期穩定性與可靠性也至關重要,包括低油離率(避免污染)、不干固龜裂(保持導熱性能)、以及良好的耐振動性(適應無人機飛行時的震動環境)。此外,合適的粘度便于自動化點膠或手動涂抹施工,并且凝膠應具有良好的觸變性,易于填充又不至于過度流淌。
要確保導熱凝膠發揮最佳效能,正確的應用方法同樣不可忽視。在涂覆之前,接觸表面(元器件表面和散熱器表面)的徹底清潔至關重要,必須去除所有灰塵、油脂和氧化物,否則會嚴重影響導熱效果。涂覆量需精準控制,力求薄而均勻,既要完全填充界面空隙,又要避免過厚增加熱阻或溢出污染。安裝散熱器時施加適當且均勻的壓力,有助于凝膠鋪展并排除內部可能存在的氣泡,進一步降低熱阻。選擇合適的包裝形式(如針筒、軟管)和施膠方式(手動、自動點膠)以匹配生產需求。最后,務必按照制造商的建議妥善儲存導熱凝膠,并關注其保質期,確保材料性能完好。在批量應用前進行兼容性測試也是推薦的做法,以確認其與接觸材料無不良反應。
綜上所述,導熱凝膠作為無人機熱管理系統中的關鍵一環,通過高效填充界面間隙,有效解決了核心電子元器件的散熱難題。它廣泛應用于無人機的主控、電調、電源、圖傳等多個關鍵部位,對保障無人機的性能穩定、運行可靠與飛行安全具有重要意義。因此,在無人機設計和制造中,科學選擇和正確使用高性能的導熱凝膠,是實現高效熱管理的必要措施。